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,端是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称为端五。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纪念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据说是为了压邪。
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,我们阳光艺术第六幼儿园开展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活动,活动主要分为“说端午”、“听故事”、“绘彩蛋”、“做香包”、“包粽子”、“赛龙舟”等环节,根据幼儿年龄段不动,进行不同的活动。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,亲身体验,进一步了解端午节。
活动中,教师通过视频、图片、故事等环节,向幼儿讲述了屈原的故事,使幼儿对端午节有一定的认识,并了解端午节的习俗。如:绘彩蛋、赛龙舟、吃粽子、带香包等等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精彩瞬间吧!!!
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饰物就是香包。小孩佩戴香包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。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香包也可以预防疾病。
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大朋友小朋友制作的香包吧!
传说端午节画彩蛋会给宝宝们带来好的运气,快看看我们 宝贝们画的彩蛋吧!愿所有宝贝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!
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。屈原以他赤诚报国之心毅然投入湖南汩罗江而死,这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。人民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,每到这天都要举行划龙船比赛,包粽子吃。据说,划龙船是表示去救屈原,而粽子呢?原来是米饭用竹叶包了扔进江里喂鱼,免得鱼去吃屈原的尸体,后来就演变成了节日的食品,这就是传说中端午节划龙船吃粽子的由来。
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
好玩的游戏玩完了,而我们的美味粽子也出锅了,让我们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!
合影留念,记录下这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。
家人们都写下了对宝宝的期盼和祝福。美好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。祝福每个宝贝都健康快乐成长。
阳光艺术第六幼儿园欢迎你的加入
电话:18932805910或 0318—6661058
地址是:衡水市和平东路胜景茂园小区